跳到主要內容
:::

【錯誤】網傳「孩童巴比妥檢驗64後面的(-)不是陰性,而是代表應該零檢出」?

2023-06-26發佈者: ntpcadmin 分類: 澄清專區

【錯誤】網傳「孩童巴比妥檢驗64後面的(-)不是陰性,而是代表應該零檢出」?

台灣社會近日陷入幼兒園餵藥相關爭議,社群平台有貼文以尿液篩檢的初步報吿對醫檢專業提出諸多說法,查核結果如下:

一、專家指出,網傳的檢驗報吿為使用免疫法的尿液初步篩檢,結果是:巴比妥酸鹽類檢測值低於閾值200ng/mL,判定為陰性。其64數字後的(-)就是陰性的意思,此(-)並不是如網傳所稱,是指體內不應該有,只是實驗室單純依試劑說明書判讀發出的報告。

二、專家表示,酵素免疫法的尿液篩檢便宜、方便,且易於執行,但缺點是可能有偽陽性或偽陰性,解讀尿液初步篩檢報吿應綜合考量受檢者用藥史、病症、採檢檢體與時機,以及使用的儀器檢測方法等,若有疑慮應該送質譜分析進行確認檢驗。不宜以尿液初篩報告就做出有無用藥之判定。

三、網傳稱巴比妥應該零檢出;專家指出,正常狀態下人體內不應該有巴比妥,期待是「零檢出」,但實務操作上,儀器檢驗都會有其偵測極限,只要低於偵測極限就測不到,因此檢驗報告顯示為「未檢出」,而不是「零檢出」。

此外,免疫法的尿液篩檢可能因交互反應作用之干擾而容易導致檢測出微量數值,有數值並不代表就是該毒物。

四、專家指出,網傳檢驗報吿其結果為陰性,但此為司法調查案件,要確認是否有檢出,且其檢驗數值64高於儀器最低可偵測濃度,表示有檢出疑似物質64ng/mL,因此應進一步做質譜分析,確認其64濃度數值反應是其他化合物的交叉反應作用,或真為巴比妥酸鹽類。

網傳訊息引用檢測巴比妥酸鹽類的免疫尿液初步篩檢報吿,錯誤解讀(-)不是陰性,也錯誤理解毒物篩檢不會有偽陽性,是對檢驗法和檢驗報吿的錯誤解讀,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查核報吿是針對網傳尿液檢驗報吿的解讀進行查核,新北市幼兒園案有無餵藥情事,已由檢方偵辦中,不屬於查核範圍。

背景

新北幼兒園巴比妥事件連日引發討論,社群平台日前有貼文指出,「解析一下孩童巴比妥檢驗64後面那個(-)是什麼意思。很多人認為那個負號是陰性?

「不對!」

那是代表這個化合物應該是要「零檢出」的意思,就像後面一個欄位既使是參考值,裡面跑出來也不是數值,仍然是一個(-),因為這個化合物根本就不該出現在身體裡……」經大量轉傳分享。

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圖表是什麼檢驗?

新北市幼兒園餵藥案風波,網路流傳家長帶孩童巴比妥檢驗結果,引發各界解讀這份檢驗結果,查核中心諮詢台灣醫事檢驗學會常務監事高智雄、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吳明玲和台大化學系副教授徐丞志。

(一)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吳明玲表示,網傳檢驗報告是尿液「初篩檢驗」,不過這份報告沒有註明檢驗方法、藥物檢測值單位、閾值,也沒說明報告限制,並不符合毒藥物檢驗報告的格式。

檢驗報告範例

圖2:檢驗報告範例(台北榮總吳明玲醫師提供)

吳明玲說,一般初篩檢驗必須針對某種藥物做篩檢,推測是家長懷疑孩童遭餵食安眠藥,而要求做安眠藥檢驗,而該類檢驗中,巴比妥酸鹽類與苯二氮平類藥物是最常做的項目,因此在報告中才會出現Barbiturates(巴比妥酸鹽類)。

(二)高智雄表示,濫用藥物(毒物)的檢驗分為「初步篩檢檢驗」和「確認檢驗」兩步驟,網傳圖片是一份尿液篩檢的初步篩檢報吿。報吿中呈現檢驗「肌酸酐」(尿液)是為了確認檢體確實為尿液、沒有被摻加其他物質(如有人會為了逃避尿篩而加水或茶)。報吿為尿液檢體的「藥物濃度」驗的是 Barbiturates Screen 巴比妥酸鹽類篩檢。

但高智雄說,此報吿的呈現方式容易給人誤解,不僅Barbiturates的檢驗數值沒有單位,檢驗結果欄位與參考區間欄位之資料僅用(-)符號標示也可能讓人誤解。

高智雄說,以往此類檢驗報告的判讀者是專業的「醫師」或濫用藥物相關執法人員。臨床醫師會再向受檢者解釋判讀結果,縱使有些檢驗報告寫的不夠完整,一般醫師皆可正確判讀倒也無妨,醫師如對檢驗結果有疑慮,例如檢驗報告的內容呈現不清楚或其檢驗結果與受檢者臨床症狀或狀況不符,也會再向醫檢師溝通諮詢。

高智雄說,現在的事件是將尿液初步篩檢結果報告跳過臨床醫師等專業人員,在未獲得適當諮商機會前,直接公諸於世。因此,不夠清楚的報告,就讓外界有各自解讀的空間。

綜合以上,網傳圖表是檢驗巴比妥酸鹽類的尿液篩檢報吿,跳過臨床醫學專業人員的解讀,由各方自行詮釋,易引誤解。

爭議點二、網傳檢驗圖卡巴比妥檢驗64(-),是什麼意思?

(一)高智雄說,因試劑說明書巴比妥的檢驗閾值為200ng/mL(奈克/毫升),因此數字「64」明顯低於閾值,該實驗室發報吿的SOP標準流程就是會發這是「陰性」報吿。「64」後面的(-)號意思是「陰性 Negative」,而不是如網傳所稱(-)是代表體內不應該有。

參考區間(-),也是「陰性 Negative」,代表取自生物參考族群數值分佈的特定區間。意即找一群我們視為健康的參考民眾族群,依標準採檢檢驗後以試劑說明書的閾值判讀的結果。本案尿液巴比妥的生物參考特定區間為(-)陰性 Negative,此為此尿液初步篩檢報告所呈現的客觀資訊。

(二)吳明玲表示,網傳報告在巴比妥檢驗項目標示64(-),卻沒有註明閾值與單位。一般來說,試劑廠商會將巴比妥的檢驗閾值訂為200ng/mL(奈克/毫升),若檢驗閾值為200 ng/mL,報告數值為64,低於200,因此判定篩檢結果為陰性,(-)符號是陰性的意思。也就是說,以此種檢驗方法,未檢出巴比妥或檢出值低於閾值。

爭議點三、網傳「藥毒物篩檢數值很精確,哪裡會有偽陽性或偽陰性」,專家怎麼說?

(一)高智雄說,網傳檢驗報吿其結果巴比妥有原始檢測數值,引發外界擔心是否為藥物的殘留。其實因尿液初步篩檢的免疫分析試劑的分析敏感度高,但分析特異性不高,可能會因為化合物結構相似而有交叉反應作用(Cross Reactivity)而誤認,其試劑說明書中會揭露此分析特異性不足之問題,常導致其儀器檢測出現數值的偽陽性反應。所以,還是要耐心等待其質譜儀分析結果出爐才能判定。

高智雄也舉例,他過去執行尿液安非他命檢測時,也會發現有些人服用感冒藥物含麻黃素或假麻黃素等物質化學結構與安非他命毒品相似而出現高於閾值(500ng/mL)的陽性數值反應,但受檢者並無吸毒,而僅是檢驗的交互反應作用所呈現的偽陽性,甚至以麻黃素當作品管物質來監控安非他命篩檢的檢驗品質。

這些尿液濫用藥物的初步篩檢也時常出現有數值,但濃度低於閾值而判定為陰性的結果,這在醫事檢驗上是常發生的狀況。就正常程序而言,對於任何有疑義的免疫法尿液初步篩檢結果或想確認是否有微量濫用藥物殘留,不應直接發布初步的尿液篩檢報告,而是應以質譜儀複驗、確認結果才能公布。

(二)徐丞志表示,免疫分析方法的試劑含有抗體可辨識目標藥物,但其他與目標藥物結構相似的化合物也可能被抗體辨識出來,一旦有微弱反應就會產生微弱訊號而可能被誤會為陽性,但不一定就是本來要找的目標藥物。

因為現在醫療院所普遍採用免疫快篩,感冒藥與消炎藥中結構相似成份有機會跟試劑抗體產生微弱的鏈結而有弱陽性的反應。意即尿液初篩的結果縱有數值,也不代表藥物裡面有巴比妥成份,而是檢測方法先天限制導致的結果。

但網傳的檢驗報吿實際上就是一份尿液篩檢的陰性檢驗報吿,低於巴比妥的檢測閾值就會視為「未檢出」。

(三)吳明玲說,若網傳報告檢驗閾值為200 ng/mL,那麼檢驗數值在0到200間,都判定為陰性,沒有一定要零檢出的說法。報告的數值是代表有驗出與巴比妥本身或與結構相近的化合物,也就是干擾物質,但不能因為有數字出現,就回推說一定有巴比妥,而是要以確認檢驗為主。

綜合以上,網傳檢驗報吿的(-)意即檢驗結果為陰性。因尿液初步篩檢的免疫分析試劑的分析敏感度高,但分析特異性不高,可能會因為化合物結構相似而有交叉反應作用而導致偽陽性,對有疑義的數字要再送質譜儀確認,不能將尿液初步報吿當成結論。

爭議點四、網傳「這個化合物應該是要零檢出」,醫學檢驗數據有「零檢出」的判讀嗎?

(一)高智雄說,人體內不應該有藥物殘留,「零檢出」是大家的共同的期望值和目標值,可視為一種判讀檢驗結果的「理想目標」,但它不存在。因為「零檢出」是心中的理想,需藉由選用合適、合格、準確度高的黃金檢驗標準去檢測檢體後,其受測物檢測結果為「未檢出」,來科學佐證或判定該檢體之受測物是否沒有檢出,而質譜儀就是這個黃金標準。但檢測儀器會有其偵測極限,科學上來說,用「零檢出」形容並不精準,而是受測物質低於檢測系統可偵測出的極限,被稱為「未檢出Not Detected, ND」。

高智雄說,民眾會期待檢驗結果是沒有檢出藥物殘留,若是質譜儀的檢驗,其準確度高,其結果才能驗證有沒有濫用藥物。但免疫法的尿液篩檢可能因交互反應作用之干擾而容易導致檢測出微量數值,但有數值並不代表就是該毒物,在尿液初篩的報告,以期待「零檢出」的「未檢出」結果來判定也是不恰當的。

(二)徐丞志表示,只要經儀器檢測,就一定會有偵測極限值(LOD),因此「零檢出」是不可能的,不管怎麼驗都會有背景值存在。而低於偵測極限的訊號不具統計意義,視為背景雜訊。

綜合以上,儀器檢測都會有檢測極限,「零檢出」是理想目標,但在科學的呈現上,零檢出是不存在,也不精確的說法,而是稱為「未檢出Not Detected, ND」。

爭議點五、如何解讀網傳檢驗報告?

(一)吳明玲表示,網傳報告使用「免疫分析法」,優點是方便快速,但缺點是有藥物交互反應,干擾物質多,會有偽陽性、偽陰性存在。

「免疫分析法」的檢驗數值高低,僅能作為陽性或陰性可信度的參考。醫師必須結合病史、症狀、身體檢查、一般檢驗和特定檢驗報告等,綜合評估有無用藥,或者需不需要做進一步確認檢驗。

吳明玲提醒,解讀檢驗報告不能只看數字,應該結合臨床診斷和調查資料來綜合研判。目前網傳檢驗報告數據,其實只是初篩檢驗,而且缺乏個案資料,如果只就一份報告來推論體內有沒有巴比妥,其實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

(二)高智雄表示,要如何解釋與判定此結果,需依據此檢驗的目的而定。本案的檢驗目的是想檢測孩童有無被餵藥,經代謝後其尿液排出殘留該藥物,則檢驗方法不宜為尿液篩檢,而應改為黃金標準的質譜分析法(GC/MS或 LC/MS/MS等)定性確認該物質後,同時定量其濃度,小於該質譜儀可量測範圍的「最低可偵測濃度Limit of Quantification, LoQ」,則報告「未檢出」或「Not Detected (<loq)」,意即人體體內不應有毒物可由尿液排出,若經質譜分析結果該物質濃度大於最低可偵測濃度loq,則會報告其濃度值(如 ml=”” ng=”” xx=””>
高智雄說,質譜儀報吿才是確認報吿,不能以尿液初步篩檢結果的原始數值當成結論,若能直接以尿液篩檢就判定藥物濫用,那就不需有「確認檢驗」方法存在的必要了。尤其牽涉司法的案件更要小心謹慎,有疑慮就應送質譜複驗。

高智雄說,此報告所呈現的客觀資訊為:</loq)」,意即人體體內不應有毒物可由尿液排出,若經質譜分析結果該物質濃度大於最低可偵測濃度loq,則會報告其濃度值(如>

第一,此為尿液濫用藥物的「初步篩檢」,使用酵素免疫法,有偽陽性問題。

第二、此篩檢結果實驗室依其試劑說明書SOP的閾值判定報告為陰性;雖為陰性,但仍有疑似巴比妥濃度64ng/mL,大於該免疫分析法的最低可偵測濃度LoQ的疑慮,應再以質譜分析確認檢驗,確認這尿液初篩64ng/mL的反應物質到底為何物?是否真的是巴比妥鹽類?

第三,藥物在人體內會隨時間代謝排出,若仍懷疑有用藥但暴露時間點可能已超過體內代謝殘存時間,擔心因太慢採檢尿液檢驗而未檢出,後續以採集毛髮檢體以質譜儀檢測釐清真相。

(三)徐丞志說,根據正常流程,當檢驗單位發現初篩結果有進一步驗證的需要,應送質譜儀確認,才能真正釐清所驗出的微弱反應究竟是背景值、其他化合物的交互作用,還是真的是巴比妥。現在只能將學童的毛髮送質譜儀確認。

徐丞志說,質譜儀的檢測是藥物定量分析的黃金標準,免疫快篩便利、成本低、好操作,但快篩可能會有偽陽性,不宜將快篩檢測結果當成正式檢驗報吿,也不宜據此引發社會恐慌。

徐丞志提醒,檢驗報吿的數值應該謹慎解讀,除檢驗儀器是否校正,受檢者的疾病史、用藥史、生活史都要通盤考量,難以從一張初篩的檢驗報吿就得到答案。從法醫學的角度來看,也不宜以免疫快篩的檢驗報吿逕行有罪的推斷,不能驟下判斷。

綜合以上,新北幼兒園案已是司法偵辦案件,其藥物檢驗應以質譜儀確認,不宜以網傳的尿液免疫快篩當作結論。檢驗報吿解讀應該小心,檢驗儀器是否校正,受檢者的疾病史、用藥史、生活史都要通盤考量,難以從一張初篩的檢驗報吿就得到答案。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6/20版】

台灣社會近日陷入幼兒園餵藥相關爭議,社群平台有貼文以尿液篩檢的初步報吿對醫檢專業提出諸多說法,查核結果如下:

一、專家指出,網傳的檢驗報吿為使用免疫法的尿液初步篩檢,結果是:巴比妥酸鹽類檢測值低於閾值200ng/mL,判定為陰性。其64數字後的(-)就是陰性的意思,此(-)並不是如網傳所稱,是指體內不應該有,只是實驗室單純依試劑說明書判讀發出的報告。

二、專家表示,酵素免疫法的尿液篩檢便宜、方便,且易於執行,但缺點是可能有偽陽性或偽陰性,解讀尿液初步篩檢報吿應綜合考量受檢者用藥史、病症、採檢檢體與時機,以及使用的儀器檢測方法等,若有疑慮應該送質譜分析進行確認檢驗。不宜以尿液初篩報告就做出有無用藥之判定。

三、網傳稱巴比妥應該零檢出;專家指出,正常狀態下人體內不應該有巴比妥,期待是「零檢出」,但實務操作上,儀器檢驗都會有其偵測極限,只要低於偵測極限就測不到,因此檢驗報告顯示為「未檢出」,而不是「零檢出」。

此外,免疫法的尿液篩檢可能因交互反應作用之干擾而容易導致檢測出微量數值,有數值並不代表就是該毒物。

四、專家指出,網傳檢驗報吿其結果為陰性,但此為司法調查案件,要確認是否有檢出,且其檢驗數值64高於儀器最低可偵測濃度,表示有檢出疑似物質64ng/mL,因此應進一步做質譜分析,確認其64濃度數值反應是其他化合物的交叉反應作用,或真為巴比妥酸鹽類。

網傳訊息引用檢測巴比妥酸鹽類的免疫尿液初步篩檢報吿,錯誤解讀(-)不是陰性,也錯誤理解毒物篩檢不會有偽陽性,是對檢驗法和檢驗報吿的錯誤解讀,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本查核報吿是針對網傳尿液檢驗報吿的解讀進行查核,新北市幼兒園案有無餵藥情事,已由檢方偵辦中,不屬於查核範圍。

Copyright © 2023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9275

文章轉載來源: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Secured By miniOrange